李世雄-师德永传

李世雄同志的一生,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为安徽大学教学、科研奋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一生,真正做到学高人为范,品端人敬之。

1
41

向李世雄同志学习

李世雄教授逝世后,安徽大学为了弘扬他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李世雄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学习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教育工作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学习他追求真知、严谨求实、矢志奋斗的科学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学习他育人为本、爱校爱生的高尚情怀。

2
41

首届李世雄奖

2008年9月10日,安徽大学举行庆祝教师节表彰暨迎新会,时任校长黄德宽、李世雄奖教金理事会理事长韦穗分别为首届李世雄奖获得者陈华友、沈玉华颁奖。

3
41

第二届李世雄奖

2009年9月9日,安徽大学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暨教师节表彰大会,黄德宽、韦穗为获得2009年“李世雄奖”获得者裘灵光、蒋长流颁奖。

4
41

第三届李世雄奖

2010年9月10日,安徽大学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和迎新大会,校党委书记与第三届李世雄奖获得者郭建友、强昌文以及理事会成员合影留念。

5
41

第四届李世雄奖

2011年9月7日,安徽大学第四届李世雄奖教金颁奖仪式暨新进教职工座谈会上,校长程桦和李世雄理事会理事长韦穗为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董柏青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柯导明颁发“李世雄奖”。

6
41

第五届李世雄奖

2012年9月10日,庆祝第28个教师节,校党 委书记黄德宽、李世雄理事会理事长韦穗分别为第五届李世雄奖教金获得者生命科学学院荚荣教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孙庆业教授颁发了奖杯与证书。

7
41

李幼铭《纪念李世雄教授》

2007年第一期《地球物理学进展》发表李幼铭《纪念李世雄教授》的特稿影印件。

8
41

刘洪博士《纪念李世雄教授去世》

2008年第一期《地球物理学进展》发表中国科学院刘洪博士《纪念李世雄教授去世一周年》的文章影印件。

9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周嘉瑜教授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管理局(NOAA)天气局(NWS) 总部著名气象专家,领导美国气候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周嘉瑜1973-1976年就读于安徽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至蒙城县气象局工作,1979年调至安徽省气象局气科所工作。曾先后获得国家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1993年赴美团深造,获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1994-2001年在美国国家宇航局戈达得航天中心大气安验室工作期间,发现并首创南美季风理论。推翻了过去气象界认为南美不存在季风的定论。右为周嘉瑜教授。

10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王文玉教授

美国阿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ty of Oklahoma) 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公共卫生学院教授。197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77年中国科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时,李老师夫妇给他寄去了两本考试所需要的书。之后,王文玉顺利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他回忆说,这两本书对他的求学乃至整个人生起了决定性的影响。1978-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硕士学位;1984-1989年,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数学系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得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 王文玉教授的研究方向为大众健康和医疗统计,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出于对李老师的深切怀念,他和旅美校友向学校发起成立李世雄奖教会的建议,并成为第一届李世雄奖教金理事会成员。

11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郑学安教授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1982年,李世雄老师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至1996年在安徽大学任教,1984年李世雄老师推荐郑学安到中国科技大学攻读龚昇教授博士研究生,1987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郑学安教授能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就来源于李世维教授的教育与指导。李世雄教授是我国紧李群调和分析的奠基人。他为研究生开出了一系列现代数学课程,为究生打好深厚的理论基础。

12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范大山教授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Wisconsin University Milwaukee)数学系教授。1979-1982 年,李世雄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调和分析。1982-1986 留校任教。1986 年,李世雄老师推荐范大山到美国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issourri)攻读博士学位,1990 年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 范大山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调和分析专家,曾经被十几个国际数学会议邀请作报告。已发表 120 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绝大部分多是发表的 SCI 杂志上。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抽象调和分析、经典调和分析、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等多个数学领域。在经典调和分析方面,范大山对于粗糙核的奇异积分算子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在这方面的很多文章都发表在一些国际一流的数学杂志上。先后被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宁波大学等数十个大学邀请做演讲。其中,光在浙江大学就作了十几次演讲,并且是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

13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胡承毅教授

美国阿肯色中部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计算机系系主任及终身教授。1976 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参加李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的学术讨论班,受益匪浅。胡承毅 1987 年获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Southern Lllinois University)硕士学位。在 1990 年获路易斯安那大学(University of Louisiana, Lafayette)博士学位之后即任教于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Downtown)计算机及数学科学系并获得终身教授及该校 1999 年最佳科研奖。从 2002 年至今,胡承毅任美国阿肯色中部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计算机系系主任及终身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区间算法及其应用。他首先将区间算法引入函数逼近、博弈论、和图论等方向,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并获得多项研究成果。他的研究工作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多项资助,并多次在国内中科院、高校讲学。

14
41

李世雄学生——李嘉禹

李嘉禹,1983年本科毕业于我校数学系,1988年至1992年在安徽大学数学系李世雄老师所在的函数论教研室工作,得到李世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15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焦丹教授

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IEEE 高级会员。焦丹1993年获安徽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93-1996 年,攻读安徽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学位,1996-1998 年,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系博士研究生,在此期间,李世雄老师虽非她的指导老师,但不计名利,教授她有关计算电磁学的数学理论,亲自指导她硕士学位论文,对她后来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攻读博士学位起了重要作用。2001 年,焦丹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焦丹作为资深 CAD 工程师加入了 Intel 公司并在 4 年内被提升为 Staff 工程师和资深 Staff 工程师。2005 年,焦丹加入普渡大学出任助理教授,2009 年终身教授,2013 年任教授。 焦丹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计算电磁学,发表学术论文 160 多篇,绝大部分为 SCI、EI收录。2011 年,焦丹被选为全美最杰出的 85 名中青年工程师之一,应邀参加美国工程院的工程学前沿专题讨论会。2008 年,她获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职业成就奖,这是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授予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项。她在 2006、2007 年两度入选 50 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总署青年科学家之一。

16
41

李世雄老师的学生一任广斌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81-1985 年,安徽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1988 年,南开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适逢李老师在南开讲学,任广斌从中受益匪浅。1988 年,李世雄老师推荐任广斌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97 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2002 年,葡萄牙 Aveiro 大学数学系博士后出站。 任广斌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复变数函数论、Clifford 分析、时频分析。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30 余篇是 SCI 论文。论文发表在《J. Reine Angew. Math》《Studia.Math》《J. Approx. Theory》《J. Algebra》等国际刊物上。曾在葡萄牙做研究员两年,在德国、芬兰、比利时、葡萄牙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两年。先后主持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 2005 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7
41

李世雄教授的学生一蒋传海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经济学教授。1988-1992年,安徽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本科学习;1992-1995年,李世雄老师的硕士研究生,1995-1998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在上海财经大学工作。1999-2001年,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经济系高级访问学者,200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系访问教授。 蒋传海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战略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在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2010年3月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2011年4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已主持完成3项省部级课题、7项学校“211 工程”课题和多个横向课题研究,这些科研项目都按时按要求高质量完成,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好评。目前,还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一项上海市“曙光计划”课题。

18
41

陈友华

2008年第一届李世雄奖获奖者陈华友(1969—)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
41

沈玉华

2008年第一届李世雄奖获奖者沈玉华(1956—)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
41

蒋长流

2009年第二届李世雄奖获奖者蒋长流(1967—)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
41

袭灵光

2009年第二届李世雄奖获奖者裘灵光(1970—2014)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2
41

郭建友

2010年第三届李世雄奖获奖者郭建友(1969—)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3
41

强昌文

2010年第三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强昌文(1965—)法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24
41

董柏青

2011年第四届李世雄奖获奖者董柏青(1977—)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5
41

柯导明

2011年第四届李世雄奖获奖者柯导明(1954—)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6
41

荚荣

2012年第五届李世雄奖获奖者荚荣(1964—)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7
41

孙庆业

2012年第五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孙庆业(1964—)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8
41

高清维

2013年第六届李世雄奖获奖者高清维(1965—)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9
41

田德蓓

2013年第六届李世雄奖获奖者田德蓓(1964—)外语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30
41

胡舒合

2014年第七届李世雄奖获奖者胡舒合(1954—)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1
41

黄志祥

2014年第七届李世雄奖获奖者黄志祥(1979—)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2
41

李坤刚

2015年第八届李世雄奖获奖者李坤刚(1964—)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3
41

朱满洲

2015年第八届李世雄奖获奖者朱满洲(1965—)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4
41

周立志

2016年第九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周立志(196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5
41

屈磊

2016年第九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屈磊(1980—)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36
41

王学军

2017年第十届李世雄奖获奖者王学军(1981—)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37
41

陆发春

2017年第十届李世雄奖获奖者陆发春(1963—)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8
41

刘金培

2017年第十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刘金培(1984—)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39
41

周礼刚

2018年第十一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周礼刚(1980—)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0
41

张兴义

2018年第十一届李世雄奖获奖者张兴义(198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1
41

李士阔

2018年第十一届李世雄奖获奖者李士阔(1983—)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